從海南到衢州,七旬老人千里求援!慢阻肺呼吸困難介入團隊“分次拆彈”成功
文章來源:宣傳統戰部 呼吸與危重癥 作者:徐凱麗 點擊數:129 更新時間:2025-06-27
本來以為肺要氣“炸”了,只是一種夸張,沒想到,這只是單純在描述事實...
命懸一線:巨大肺大皰的致命威脅
67歲的郭爺爺有著長達20余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OPD)病史,是我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長期隨訪的老患者。
在海南療養期間,郭爺爺咳嗽、胸悶加劇,輕微活動就會嚴重缺氧,生命體征監測顯示血氧飽和度最低跌至50%(正常95%以上),隨時可能因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
生命垂危之際,他和家人第一時間想到并聯系了我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尋求生機。在緊急協調和指導下,郭爺爺順利從海南安全返回衢州。
精準施救:分階段實施微創介入
入院后,CT檢查清晰顯示:右下葉巨大肺大皰進行性增大,尺寸驚人(約28×9cm),幾乎占據了右肺大部分空間,嚴重擠壓正常肺組織。不僅導致郭爺爺Ⅱ型呼吸衰竭(高碳酸血癥),還出現中度肺動脈高壓。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金旭如迅速召集麻醉科、胸外科、放射科等院內專家進行緊急會診??紤]到患者基礎狀況差、無法耐受傳統外科肺減容手術,經過充分評估和討論,團隊一致認為行微創的支氣管鏡下單向活瓣支架(EBV)置入肺減容術是最佳選擇。
手術方案
分階段、精準減容方案:根據患者近幾年在我院的CT檢查資料,仔細評估CT影像動態變化,精準定位到患者肺大皰引流支氣管位于右下葉基底段;考慮到一次性處理所有目標肺段可能導致術后發生氣胸等并發癥的風險高,制定了先處理基底段,再處理可能與基底段存在交通支的背段分次減容手術方案。既縮短單次手術時間,也能最大限度避免因手術麻醉時間延長,導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氣管插管的風險。
RICU術前準備:RICU監護團隊利用精細化氣道管理、無創呼吸機續貫高流量低氧濃度呼吸支持等手段,改善患者通氣,盡可能降低二氧化碳水平,為手術創造相對穩定的內環境。
麻醉術中護航:麻醉科團隊制定精密方案,選擇對患者呼吸影響最小,又滿足支氣管鏡下手術操作的麻醉方式,全程嚴密監測動脈血氣(二氧化碳分壓),動態調整通氣參數,確保術中呼吸循環穩定與術后麻醉復蘇順利。
在充分的術前準備下,金旭如帶領呼吸介入團隊先后兩次成功為郭爺爺實施了支氣管鏡下支氣管單向活瓣(EBV)置入肺減容術。
術后第三天,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呼吸康復團隊便在床旁帶領和指導郭爺爺進行呼吸康復訓練,幫助術后肺功能的康復。
術后1個月復查,CT顯示郭爺爺的肺大皰已經顯著縮小,被壓迫的肺組織得到復張。目前郭爺爺已經離床自由活動,生活自理。
藏在肺里的“氣球”,這些知識要了解
肺大皰是什么?
肺大皰就像肺里吹出的“氣球”——肺泡壁破裂后融合形成直徑超1厘米的囊泡。常見誘因包括慢阻肺、肺氣腫等肺部疾病,少數人可能因先天因素發病。
身體會發出哪些信號?
1.小肺大皰常無癥狀,多在體檢時偶然發現。
2.大或多發肺大皰可能出現:胸悶、氣短,偶有胸痛、咯血。
3.危險警報:若“氣球”破裂會導致氣胸,表現為突發呼吸困難、嘴唇發紫,需立即就醫。
怎么治療?
無癥狀:定期復查即可。
合并感染:需抗生素治療。
手術選擇:傳統切除手術或支氣管單項活瓣術減容術(微創)
1.傳統切除手術:適合反復氣胸或巨大肺大皰,但創傷較大。
2.支氣管單項活瓣術減容術(微創):通過支氣管鏡放置“單向閥門”,讓肺大皰逐漸萎縮,特別適合高齡或體弱患者。
康復訓練不能少
推薦“三位一體呼吸操”:通過調整呼吸節奏+適度肢體活動,能增強呼吸肌肉力量,改善肺功能。慢阻肺、術后患者都適用。
小貼士
吸煙者、慢性咳嗽人群
建議定期做胸部CT篩查,
早發現早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