鼾聲震天,沒想到打呼嚕的竟然是孩子......
文章來源:宣傳統戰部 耳鼻咽喉科 作者:楊晴 徐利萍 點擊數:11 更新時間:2025-09-16
王女士晚上睡覺時,耳邊總是傳來陣陣呼嚕聲,起初以為是丈夫,可把丈夫拍醒后才發現,原來打呼嚕的竟是自己兩歲多的女兒甜甜。
起初王女士并未在意,但一段時間后,孩子的呼吸聲從“輕微嘶嘶聲”變成了拉風箱般的沉重喘息聲,整夜只能被迫張著嘴呼吸,經常因窒息感憋醒哭鬧,根本無法平躺在床上入睡,只能由父母輪流抱著,趴在他們的肩上勉強睡一會兒。
看著孩子的小臉日益蒼白消瘦,王女士立即帶著女兒來到我院就診。
耳鼻咽喉科主任醫師徐靜接診后發現,孩子已出現腺樣體面容,高度懷疑是腺樣體肥大引發的呼吸阻塞。隨后完善相關檢查,結果顯示腺樣體病理性肥大,且合并扁桃體二度腫大,氣道嚴重受阻。
“腺樣體肥大會遺傳嗎?”在后續問診中,徐靜了解到,王女士夫妻倆和大兒子都有腺樣體肥大的情況。
這僅僅是巧合?還是扁桃體/腺樣體肥大會特別“青睞”某些家庭?
首先要明確:扁桃體或腺樣體肥大并非是直接遺傳性的疾病,孩子不會從父母的基因中“繼承”一個現成的肥大扁桃體。
但有扁桃體或腺樣體肥大家族史的人群中,一部分家族成員可能天生就會攜帶一種基因傾向,使得淋巴組織(如扁桃體、腺樣體)更容易“失控生長”。這種“遺傳易感性”才是根源。
“腺樣體肥大的危害遠不止打鼾,長期氣道阻塞還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致使身高增長遲緩?!贬槍μ鹛疬@種較為嚴重的情況,徐靜與耳鼻咽喉科傅寅副主任討論后認為,手術是必要的選擇。
然而,甜甜年紀尚小,僅2歲9個月,手術麻醉風險較高。為確保手術順利開展,傅寅組織麻醉科、小兒外科等領域的專家進行多學科會診,共同制定手術方案。
經專家團隊充分評估,決定由傅寅帶領團隊為甜甜行內鏡低溫等離子下腺樣體切除術,半個小時后,手術順利完成。
術后4小時,甜甜可以小口飲水;術后第1天,可以平躺在床上安然入睡,打鼾聲消失,不再哭鬧掙扎;術后第2天順利出院。
“遺傳易感性雖無法消除,但也無需徒增焦慮,仍然可以通過主動干預大幅降低孩子患病風險?!备狄嵝汛蠹?。
科普
1識別危險信號
當孩子出現以下≥2項癥狀,立即提高警惕:
夜間:鼾聲如雷、呼吸暫停(憋氣>10秒)、張口呼吸、輾轉不安、盜汗
白天:注意力渙散、暴躁易怒、嗜睡、反復鼻塞、流涕、中耳炎頻發
長期:身高體重增長遲緩、面容改變(上唇短厚翹起、下頜后縮)
2警惕環境誘因
感染防控:勤洗手、接種疫苗(流感、肺炎球菌等)、流感時期遠離人群密集處
避免接觸過敏原:
查元兇:過敏原檢測
大掃除:每周清洗床品、室內濕度<50%、不接觸絨毛玩具
暢呼吸:睡覺打呼嚕、張嘴呼吸、經常鼻塞、流鼻涕,或出現打噴嚏、鼻子癢等急性過敏癥狀時,應遵醫囑使用鼻用激素/抗組胺藥
呼吸清新空氣:杜絕二手煙、霧霾/花粉季應緊閉門窗,必要時可使用空氣凈化器改善家中空氣質量
喂養優化:避免過度喂養,睡前2小時禁食,抬高床頭15°,減少胃反流刺激
3把握就醫黃金期(早干預)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
睡眠中多次憋醒、無法平臥、發育停滯
規范防過敏治療1-3個月無效